〈毗鄰〉
我與我的德國房東同住。他目測約六十多歲,單身,極少煮晚餐,經常在電視前睡著。
同住了兩三個月後,我與他有了一個約定:每晚我準備上床睡覺前,如果發現他又在電視前睡著,可以試著叫醒他;他再憑著自由意志決定是否也便回自己的房間睡覺。最初我總是以敬語說:「醒醒,Herr Zxx!」
但就像《憍尸怛其奧義書》的情節:國王帶領弟子走近一個熟睡的人,用盡聖書所載一切呼喚我中之我的密號,也無法喚醒這熟睡者(「我(Atman)、梵、光輝者、補特伽羅!」);然後國王輕觸這人的手臂,這人便醒來。「以上關於自我的祕密」,《奧義書》似乎如此結論。
於是我開始會大膽地輕觸他的手臂,他便睡眼惺忪地醒來。常常又翻身正面電視。
夜間頻道常常反復播著一些歷史節目。不知到底有多少夜晚,房東又在各種納粹以及反納粹以及反思納粹的音浪中睡著了。
*
假設一:最重要的話語從未被說出;或者即使已被說出,這句話也與所有其餘話語混同,不具有可資標記區別的記號。
由於那句最重要的話語不曾顯現,所以我們依然享有任意行動與言說的自由。因為最重要的話語——真理,如果存在,出於其本性地只會以命令句式言說。
*
假設二:一個還活著的人,「是其所不是,不是其所是」。
出於這個原因,人能經受詮釋的介入,承擔與拋棄不是他的那個意義。
*
假設三:一件已經完成的作品,「是其所不是,不是其所是」。
出於這個原因,作品能夠經受詮釋的介入,無數次於它所在的位置被看作為顯現且彼此遮蔽的意義。
*
被完成後,作品不曾一次是它自身。不是那些字字句句,卻必須有這些字字句句;藉由將某些字句重讀以及交付於遺忘,一個意義在對面顯現:一個不曾重要到成為絕對命令的可思、一個並非不可思議或前所未有的詞串。顯現的意義,如同彌撒上的主祭者,先向聖壇施作,再轉身對著信眾施作;集合此世性的事物,並且他所經手的沒有不是此世性的事物。作品之所在,事物遮蔽事物——
「別想像那是天空中一朵拳拳的雲,或當你在夜中吹滅燭火後,主宰一室的那種昏黑。因為這樣的雲與昏黑會使你在想像與領會中,向心靈之眼描繪一個最晴朗的夏日,或相反地描繪最黑暗的冬夜裡,一道清晰放射的光。遠離這些錯謬。當我言及『昏暗』,我所指的是知的匱乏——就像一個你所不知的事物,或是你所遺忘的——它對你而言是昏暗的;因為你無法以心靈之眼看見它。由此,這並不被喚作空中的雲,而是一朵未知之雲。」(《未知之雲・第四章》)
*
像是某次平視桌面,看見生活痕跡之堆疊積累。或是在那數次跨越的路口上,聲響突然構成瞬間的集會。在言說與言說之間,密契論者得到一個沈默,以為能從這個無言說中掏出一個不可言說。從一切偶然性的局部之中與之上,一件作品被完成,並隨即回到它隱藏自身的偶然性背景中。
一件作品,與另一件作品——當區別一個表面上的兩個洞時,其中一個方法是描述那些環繞它們而構成邊沿的事物。確實是那些字字句句以及詞語的串構成封閉這個空洞的邊沿嗎?
*
作品毗鄰著什麼?
*
——偶然性。
來自他人的命令,一直輕易地將人類的行動、思維與言說轉變為純粹肉體作為、純粹心理作為與純粹聲響。
就此而言,藝術與宗教儀式間具有高度同構性。在藝術的那一側,眼睛在各種局部間游移;不曾挪移任一局部,其中卻浮現了一種緊緻的聯繫。在儀式的那一側,命令句式要求人不思不想地操作面前橫陳的物件,直到一個回顧的指令構成終止的訊號,將儀式整體包裹為一個在終點處顯現的緊緻事件。
它們卻在運作的最初與最終,因為對於世界偶然性的相異策略而分歧。宗教儀式以必要性覆蓋偶然性,它複製現實某個瞬間的如是性,雖然在這如是中尚缺少它所索求的那個未來;所以儀式在魔法思維的邏輯中,必須使自身成為包含了這如是的如是。藝術則始於對偶然性的展示——事物不必如此發生——成為偶然性前的一個主題( topic 的意思便是景觀中一個確切的點),從而在終止時揭示作者在世界中的位置——至少在一個人的眼中,事物如此發生。
*
——那個被誤認為世界本身的現實。
現實: condition ,意味著同時在場的那些有效語句; saṃskāra ,意味著從構作中出現的具體。就此而言,現實相當於另一件作品;現實是修辭術的對象。
*
——那個被誤認為現實的世界。
世界不是作品,除非它在不幸的境況裡,成為極權政體的掌握中一件整體藝術品( Gesamtkunstwerk );藉由剝除每一局部可負擔的意義,而將它們轉變為指向某個權力的象徵。
當佛陀在《維摩詰經》中以足趾將娑婆世界轉變為淨土,並宣稱這個不被恰當方式觀看所以不可見的淨土是祂以三百億年的業構作的物時,這幾乎就是一個作為整體藝術作品而顯現的世界。當宗教文獻必須述說這個神話時,也就是以一種表達願望的格式,指出世界並非一件作品。
在未構作時不可思議,在構作中不復為世界;世界不是能夠被接近的對象。
*
——觀看它的人與構作它的人。
一個「是其所不是,不是其所是」挨近另一個「是其所不是,不是其所是」,有時聽見並非向他提出的命令。
*
波羅蜜多——人是作品——完成——抵達一切可鄰近性的彼處。
----
《歪仔歪詩》第 18 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