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古詩的三種技巧「賦、比、興」中,「興」直接產生於音樂(與深層觀想)。經歷魏晉古詩的練習,興法至唐代王維大成,成為中國詩的意象主義(這尚未有嚴密的論證,現在只是就字面意思使用。並且興是動態的過程,而意象只是興法常見的產物)。原本產生於音樂,結果卻成為塑造含有多維意義物象的技巧,這使音樂性和聲音鬆脫,轉而附著於意象間的聯繫;這條線索與尼采《悲劇的誕生》中對音樂與抒情詩的分析一致。這份報告選用歌詠人物的詩做例子,是因意象在表達人物複雜心靈時有極大功能,並且從作用於詩人自身到揣摩他者心靈的漫長歷史非常有趣;鎖定人物詩,也使報告更能扣合尼采的著作。

  意象作用於詩人自身的例子:

    〈雜詩〉  徐幹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
    〈懷故人〉 謝脁
清風動簾夜,孤月照窗時。

  古詩人吟詠人物的詩極多。為了理解詩人的人格,這些詩非常重要;但就詩而言,大部分都是無味的。

  這裡我舉陶淵明的〈詠二疏〉為例,另可參考〈詠貧士〉、〈詠三良〉、〈扇上畫贊〉,

    〈詠二疏〉
大象轉四時,功成者自去。借問衰周來,幾人得其趣?游目漢廷中,二疏復此舉。高嘯返舊居,長揖儲君傅。餞送傾皇朝,華軒盈道路。離別情所悲,餘榮何足顧。事勝感行人,賢哉豈常譽。厭厭閭里歡,所營非近務。促席延故老,揮觴道平素。問金終寄心,清言曉未悟。放意樂餘年,遑恤身後慮。誰云其人亡,久而道彌著。


  詠人物的詩至少有三個層次:
1.敘述人物事蹟
2.挖掘人物性格
3.以人物的眼光觀察詩人的世界(同情);
魏晉前的詠人詩一直停留在第一種層次,比較像是韻體化的史傳。

 從第一層次進入第二層次,雖能使用種種關於人格的形容詞,如溫和、善良、恭謹,但顯像效果不佳;必須藉助比喻,例如〈鄉黨篇〉:「夫子下堂後,先恭敬走了幾步,然後才如雀鳥般展開衣袖輕快步行。」

  超過比喻,令角色完全隱藏在某些物件之後;也就是通過意象表達人物。因為人物的特質散落在詩人周遭的物品中,詩人能取得與人物的共時關係,達到第三種層次;有如太乙真人組合蓮花喚回哪吒。李商隱的〈房中曲〉以「枕頭──眼神」、「床簟──肌膚」、「錦瑟──話語」等物件,召喚亡妻,試圖使她重回此刻。
枕是龍宮石,割得秋波色。玉簟失柔膚,但見蒙羅碧。
憶得前年春,未語含悲辛。歸來已不見,錦瑟長於人。


  當然有許多路徑能抵達第三層次,但我故意將三個層次與「賦、比、興」連結。

  中國古詩很早便以興法表達人物,如〈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清澈的流水、綠竹與微風共同組成君子的形象,或是陶淵明〈詠貧士〉序詩:「萬族各有託,孤雲獨無依。曖曖空中滅,何時見餘暉。」但仔細檢查,可以發現詩所描寫的是「一群」同類的人,透過意象去捕捉他們的共相;〈淇奧〉後半節甚至以「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諼兮。」等等動態語詞,補充「一個」君子的行為。

  行為在共相中淹沒(集合名詞沒有行為能力,只有性質),死者喪失行為能力,這兩種情況下,行為不再是書寫的優先對象,詩人只能用意象描述他們的行為傾向,亦即個性。此時物件的無生命、無活動能力特質,並不會泯滅人物的存在。

  古代詩歌處理人物的方式牽涉古代詩人(或古人)如何定義人,而這條定義似乎是:一組(連續的)行為;與亞里斯多德的《詩學》一致。但尼采整理希臘戲劇後,就同材料做了不同論斷。

  摘錄《悲劇的誕生》:

  阿波羅:形象-個別化-行為
戴奧尼索斯:音樂-共相(太一)-意向性

  第一章:現在,響著那普通合諧的福音,每個人不但與他的同類相調和,實際上簡直與他合為一體──好像魔耶(Maya 此為叔本華的術語。叔本華認為世界的本體是意志,經個別化原理使世界分化以後,人對這個作為本體的意志便看不到了,所看到的只是一種幻影、一種空幻之境,此空幻之境即是魔耶)的帳幕被撕開了,只剩下漂浮在這神秘「太一(Oneness)」的幻影(vision)前的碎片。現在,人透過歌舞而把自己表現為一種更高境界中的成員;他已經忘記了怎樣走路,怎樣說話,而當他舞蹈時,便處於一種飛逝欲去的邊緣。

  第五章:席勒在寫作前經歷一種「音樂的心境(musical mood)」,他說:「對我而言,情緒最初是沒有明確觀念的;那些觀念到後來才產生。最初是某種音樂的心靈傾向,後來才產生詩的觀念。」
回應:這裡可以舉兩個例子。〈古詩十九首〉中的「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以及溫庭筠〈夢江南〉:「斜暉脈脈水悠悠。」我們可以揣摩創作者的狀態,首先是綿長的情感,它在尋找聲音(盈盈、脈脈、悠悠......);聲音尋找形象:流水、反射的日光。這可以順便解決這些連緜形容詞的主詞問題;沒有主詞。在這些詩句中,它們是自主的,或是立於詩人與景物之間。音樂性的心情派生連緜詞,連緜詞派生音樂,音樂派生景物;這裡使用嚴格定義的「派生」:從完整的生出不完整的,從無限制的生出有限制的。

  第六章:首先我們必須把民歌看做一面音樂的鏡子,透過這面鏡子,可以把整個宇宙,真實地反映出來,我們必須把它看作一種原始的曲調,這種原始曲調尋求與它相類似的東西,最後在詩歌中找到了這種類似的東西。......我們將發現曲調產生一連串意象(images)的例子。

  第六章:(音樂在描述者處形成各種文字形象)為了要用阿波羅的比喻來談論音樂,他便必須先認識整個自然包括他自己,乃是意向、欲望和嗜慾的永恆泉源。
回應:對人的定義從行為轉為意向。

  第八章:歌隊作為悲劇表演的基礎,在連續不斷的爆發中,啟發戲劇的幻像──這個幻像一方面完全是阿波羅的夢幻性質,因此,也完全是史詩性質,可是另一方面,就作為戴奧尼索斯情狀的具體客觀化而言,又傾向於毀滅個體的存在以及與原始太一的合為一體。
回應一:請回憶尼采借用的術語:魔耶。歌隊詠唱的事蹟是時間裡的事件,具有現實形象,屬於阿波羅的範疇;歌隊形成的絃律(詩律)早於事蹟,又有令人著魔的能力,屬於戴神的範疇。
回應二:以陶淵明的〈詠荊軻〉為例,因為涉及一位行動強烈的英雄,這首詩在聲音上具有高度音樂性。
    〈詠荊軻〉
燕丹善養士,志在報強贏。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雄髮指危冠,猛氣衝長纓。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蕭蕭哀風逝,淡淡寒風聲。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心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凌厲越千里,逶迤過千城。
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

  首尾平仄非常均衡地相對,形成序曲和終止式。「漸離擊悲筑......且有後世名。」上半句平聲多,下半句連續仄聲,形成鬆緊交替的緊張循環,但因為押平聲韻,每個循環將累積的力氣放盡,彷彿暗示活動的失敗。

  在中國,取代戴神的是佛教的喻象系統,以及秘密佛教。密教試圖以現實物品組合成儀式,開啟奧秘或是總持(同時運作)所有的教義。相關資料可見一行法師的《大日經疏》。因為密教在唐後衰微,我們經常忽略它曾經深入影響中國文人的生活(延伸議題:《輞川集》的空間次第表義系統與曼荼羅)。佛教在印度產生藝術的第九味:慈悲,而在中國產生的第十味:寂靜,也經常被忽略;寂靜味與意象系統的成熟及韻味說密不可分。

  尼采以為挖到了希臘人的人觀,但事實上古希臘除了祕教詩人外,書寫人物的方法與中國古詩是非常一致的。他挖到的僅是一顆種子,促成它發芽的是工業革命改造的世界。在商品促成的狂熱前,大眾被動地感受於胸中靈動的一連串欲望;報紙透過頻繁、過剩地描寫每個人每天都可能發生的事,撕開了魔耶的帳幕:個體消失,剩下存在的是低頻的雜音。

  近代詩人轉而重視人物的個性,如果不是這個時代,憑著這些個性,人物原本能成為行動中的英雄。陳育虹描寫周夢蝶的詩可作為中文詩新的里程碑。

  〈印象──夢蝶先生臥病初癒〉
他已經瘦成
線香

雨絲
柳條
蘆葦桿
瘦成冬日

一隻甲蟲堅持的
觸角


  這首詩屬於古典音樂的終止式部份。「瘦」作為主音,產生了兩組分解和弦。第一組從輕的、飄升的高音、氣音,慢慢轉為厚實的、沉降的長音。進入第二組分解和絃前,轉回大調中正的聲音;詩也從對身體(消減者)轉向為對恒定的心靈狀態的描寫。最後是個長長的休止符;各種可能而未實現的絃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ushengtz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