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的神祕
詞語猶在娓娓道著不可言喻的事物
而音樂,震動的岩石中常新的音樂
在閒置的空間建造自己神聖的棲居
R. M. Rilke :“Die Sonette an Orpheus.II.10”
連續的神祕
詞語猶在娓娓道著不可言喻的事物
而音樂,震動的岩石中常新的音樂
在閒置的空間建造自己神聖的棲居
R. M. Rilke :“Die Sonette an Orpheus.II.10”
The Lost Mysteries of Everyday Life
Worte gehen noch zart am Unsäglichen aus ...
Und die Musik, immer neu, aus den bebendsten Steinen,
baut im unbrauchbaren Raum ihr vergöttliches Haus.
以視覺經驗為導向,分析〈盧太學詩酒傲王侯〉、〈灌園叟晚逢仙女〉
0.0
閱讀一篇作品,然後提出心得,能如此做的原因在於讀者有遺忘、忽略、強調、注意等割裂文本的能力。如果不是有所忽略,我們對作品的心得報告除了重述作品本身以外,別無他途。因此心得報告之間,並不存在嚴格的正確程度上的比較;重點在於去表達是透過了什麼方法,檢選出了哪些材料,以及這些檢選出的材料將把讀者導向去思考世界的什麼層面與未來行動的方向。
我的報告建立在與駱水玉教授論文[i]的差異,提出依照他的解讀方式所不能解釋的地方,以及受他視為相同的材料,在不同的理論工具檢視下,如何顯現出差異。我選用的理論是漢娜.鄂蘭建立之行動生活的三分架構[ii],細部討論到與對象的互動關係時,則使用馬丁.布伯[iii]對關係性的論述加以修補。幸運的是,這兩個理論同屬於對海德格棲居觀念的回應[iv],並且是互相相容,可互相補充論述不足之處。
0.0
這份筆記其實是臺拼裝車,包括了方瑜教授過去一年的授課內容、加斯東.巴舍拉的《空間詩學》 、雷諾.博格的《德勒茲論文學》 ,我只是試著把它們串起來。
---
《空間詩學》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張老師文化出版。
《德勒茲論文學》Ronald Bogue著,李育霖譯,麥田出版社。
古詩的三種技巧「賦、比、興」中,「興」直接產生於音樂(與深層觀想)。經歷魏晉古詩的練習,興法至唐代王維大成,成為中國詩的意象主義(這尚未有嚴密的論證,現在只是就字面意思使用。並且興是動態的過程,而意象只是興法常見的產物)。原本產生於音樂,結果卻成為塑造含有多維意義物象的技巧,這使音樂性和聲音鬆脫,轉而附著於意象間的聯繫;這條線索與尼采《悲劇的誕生》中對音樂與抒情詩的分析一致。這份報告選用歌詠人物的詩做例子,是因意象在表達人物複雜心靈時有極大功能,並且從作用於詩人自身到揣摩他者心靈的漫長歷史非常有趣;鎖定人物詩,也使報告更能扣合尼采的著作。
意象作用於詩人自身的例子:
〈雜詩〉 徐幹
----------------------------
這是延續舊的東西所做的討論。上次太花俏了,這次鎖定在「音樂性」和音樂的基礎──被概念佔據的「時間」。之所以選定「音樂性」為關注焦點,是因為被稱為詩的文體似乎都因此有了一樣關心的東西;這樣東西的存在是必要的嗎?另一個難題是「時間」,要如何界定讀詩時顯現的時間?我猜測必須藉助神經科學的「記憶曲線」。另外,隱含的概念與語詞二分也令我不太安心。總之這是我現在的小小猜測,要再進步得等我有能力寫出更好的習作,或者終於了解「內部時間」才有辦法了。
-------------------------------------
〈詩的聲音〉
〈牛頓學派與萊布尼茲關於「空間」的辯論〉
我的期中報告提及了笛卡兒和牛頓在許多方面完全相反。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繼承笛卡兒學說後,持續與牛頓學派論戰,在各執一詞的辯論中,雙方的學說都受到提煉而更加精緻,為後來的科學家提供豐富養分。我很早便決定試著在期末報告時弄懂這段有趣的歷史,並蒐集了一些資料,然而開始整理時才發現需要非常專業的能力,但要換題目也來不及了,因此這份作業將以對Alexandre Koyré的著作《從封閉世界到無限宇宙》的讀書心得為主。Koyré教授的著作在科學史界已是經典,相信是可信任的。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 )》第一章中,牛頓說明:「我在此使用『引力作用』這個詞,一般意指物體使彼此接近的任何『動力(endeavor)』,不管它是什麼:不管這動力是來自物體自己的作用,互相傾向或互相激化;也不管它來自以太、空氣或任何不管是什麼的媒介之作用;不管是物質性的或非物質性的;任何迫使物體彼此朝向對方的『動力』都是引力作用。在同樣一般性的意義上我使用衝力(impulse)這個詞,在這論文中不是定義力的種類或物理性質,而是研究它們的量和數學比例,如我在定義之前的觀察。」和後來的物理學家不同,牛頓並不相信重力(超距力)會是物質的本質,因此重力是一種後於現象,為了分析所設定的假設,其背後有更深刻的原因(稍後的著作中,牛頓明白地將原因歸給上帝)。不同於重力,物質的慣性質量因為可測量,被牛頓歸類為他新發現的物質的本質之一(其餘是不可穿透性、形狀等);也就是凡物質皆有慣性質量,沒有慣性質量的不是物質。一切問題(他與萊布尼茲的爭執)出於這項設定。
「大自然是一個駭人的、無限的圓球,其圓心無處不在,而圓周則不在任何地方。」
──帕斯卡(Blaise Pascal, 1623-1662)
想到單純而聰穎的帕斯卡,僅僅因為詢問,便將自己投身於沒有中心的迷宮;
我感到十分惋惜,但又躍躍欲試。
我指的不是才智的類比,而是我也同樣好奇,我想加入這個問題。
-----------------------
各位同學,這些全部是我的臆測,含有諸多謬誤,以及較舊的或是受我誤解的知識。
如果能幫我更正的話,我會非常感謝您的!
引用作品甚多,如果構成侵權,請通知我,我會立即刪除!
-------------------------------------------------
在談到巴哈的最後一首未完成的賦格時(Prelude and Fugue in B-flat Major on the name BACH, BWV 898),顧爾德說,「我喜歡這首曲子,不是因為它未完成,也不是因為它的意義。」巴哈將自己的名字(BACH)鑲入曲子,以賦格的形式叩問永恆,「他當然知道這首曲子是永恆的。這首賦格有一種灰色的色調,這對他是非常高的尊崇;我喜歡灰色,在灰色中,所有的事物靜止,卻又不是全然的死寂。」
過去的聽眾認為一場演奏會是真實,而一張唱盤是「真實」的替代。然而在顧爾德精心調製的秘藥中,音與音之間甚至間隔了十年。時間的片段在錄音室載浮載沉。
基督教這麼認為,「所有的時刻都在祂那裡,祂賦予人自由的意志,卻又擁有對一切可能的知識。」在靈感之中,寫作之前,詩中的一切事件似乎同時在極極微小的一瞬裡維持動態。同樣的,賦格雖然是一串隨著時間流逝的樂音,但是每一個音都宣告著過去與將來的結構。樂曲在演奏者心中,似乎是獨立於時間之外的完整結構。顧爾德藉由錄音,重新審視了「真實」。
閏月(節錄)
一條雙頭蛇,蟠伏淤菩提雙樹間的
可也能成為明鏡在胸通身是眼的智者?
菩提樹下(節錄)
前言
李商隱的〈李賀小傳〉生動記錄了李賀的創作形象:「恆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我想以卡爾維諾的文學心得《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所提出的六個文學特質分析這個有趣的形象,一窺李賀的創作方法。
《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
love poem Linda Pastan
I want to write you
a love poem as headlong
as our creek
如果一首詩令你若有所思,甚至撥動了你的心絃,但是你卻沒有辦法清楚明白這首詩在說什麼,可能是因為這首詩使用了高度而且自然的象徵手法。每個東西都有能力成為符號,楊牧長期沉浸於幻視的世界,對於某些符號自然具有的意義特別熟悉,因此我們可以試著解讀符號而明白這首詩在說些什麼。
也就是說令你感到美與深邃的詩值得被分析,沒有感覺的不妨就跳過吧!另一些不適合被分析的是以邏輯手法達成命題的詩,譬如鴻鴻大部分的詩作;在這些詩作裡,意象的意義大部分是被詩人巧妙附加,抽離分析不太有作用。
楊牧晦澀而且艱澀的句子構成一個效果:它使讀者放棄了習慣化的語言邏輯;一開始讀者感到無所適從,但不久會發現有一個更有趣味的邏輯系統浮現,這個就是符號運作(也就是意象)的隱性邏輯系統。符號構成的隱性邏輯系統依然是合理的,但是往往被語言邏輯的慣性所排除。譬如〈隰地〉中的佳句「人體在薰香的燭焰下顫抖,在/記憶渙散的邊緣受潮,葳蕤」,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許多流派的哲學相信,使用符號的人能夠比使用語言的人更深入真理,因為他們擺脫了慣性;例如海德格說:「詩是真理的語言。」
蜻蜓 介殼蟲p.100
那是前生一再錯過的信號,確定
且看她在無聲的靜脈管裏流轉
惟有情的守望者解識
於秋葉扶桑,網狀的纖維:
作者: walkboat (我與我) 看板: NTUPoem
標題: [閒聊] 書摘──雪
時間: Sat Apr 19 22:31:07 2008
雪 Kar
意義的世界
「筷子除了把食物從盤子中送到嘴裡(誠然,這樣講很不恰當,因為這也是手指和叉子的作用),還有另一些功用,這些功用是它們自身所獨具的。首先,一隻筷子──正如它的形狀所足以說明的那樣──有著一種指示功能:它指向食物,指明要吃的那小塊東西,透過這種選擇的動作使它獲得存在,這種選擇的動作具有一種引得作用。因此,筷子不是按照一種機械性程序──在這種程序中,人們只能受著限制去一點一點的吃著那盤菜──去夾取,而是指明它所選中的東西(因此是此時此地選中的「這個」而不是「那個」),把一種隨性、把某種程度的散漫而不是一種秩序引入食物的攝取過程中來:不管怎麼說吧,總之是一種具有智慧的活動,而不再是機械性的操作。」──符號禪意東洋風 (L'empire des signes),羅蘭‧巴特 (Roland Barthes)著,孫乃修譯。
世界由物質和意義糾纏在一起。就像是物理學描述世界由多重的維度和隱形的縐褶所構成。即使是從感官出發,也沒辦法推導出唯物的結論。